深圳工程师被骗1127万今年2月深圳市发生一起特大电信诈骗案件,事主常某(男,41岁,深圳某著名IT企业工程师)是一名高科技人才,从2014年12月21日至2015年2月1日期间,被诈骗分子使用境外改号电话和仿冒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钓鱼网站,以冒充公检法人员等方式骗取了1127万元人民币。2014年12月21日报警人常某接到“顺×”语音台电话(+0012948009682)称其在青岛办理28张银行卡寄往泰国途中被青岛海关查货,涉嫌金融诈骗“洗黑钱”,后转人工台。之后,犯罪嫌疑人利用网络改号软件,虚拟青岛市公安局等电话和冒充最高检察院网站发布“通缉令”等连环诈骗方式,欺骗事主在南山区南新路工行、建行各开了一张带网银的银行卡,并按照诈骗分子的指令将资金存入了新账号。之后,诈骗分子利用植入“木马”病毒盗取账号、密码,远程操控事主电脑运行嫌疑人发给事主的“资金清查”软件进行网银转账操作,先后在1个多月的时间内陆续转走事主银行账户内的人民币1127万元。
警方展示侦破的跨境电信诈骗案中缴获的作案电话
有关于诈骗问题之见解首先,骗子博取的是一个小概率事件,短信都是群发的。如果你恰巧有个不争气的儿子叫柯震东,恰巧这龟儿子六天杳无音讯,恰巧你这悲催爹收到一条短信:爸,我嫖娼被抓了,请打5000元到王警官账户上XXXXXXX,出来再说 ....那我也就只好抠鼻了哟。被骗有时候不是智商问题,而是运气问题。
所以,骗子不会回复你的调戏短信,也不会在电话里和你对骂(都是直接”啪“挂断电话)。因为骗子很忙啊!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屈指可数几个倒霉蛋,最大的成本是时间!《当幸福来敲门》里的威尔史密斯扮演的股票经纪人,为了节省打电话的时间,打完电话后从来不把话筒放回去,而是用食指直接摁断然后迅速拨打下一个。骗子们也是蛮拼的。
再讲两个我亲身经历的被骗事例
一.很多年前,我还是个小小储蓄桂圆的时候,接待过这样一个客户:一个30岁左右的女人,办理汇款业务,情绪非常紧张,业务还没办完居然在柜台哭了起来,说有人要害她,能不能帮她报警。仔细询问得知,有人打电话给她,说她涉及毒品交易,家里已经被监控,要她打钱给某某某账户作为保证金。我当机立断説,这肯定是骗子电话,吓唬人的,千万别打钱,没事你回家吧。没想到这女人竟然在柜台嚎啕大哭起来,搞地我手足无措。后来我们主管把她拉一边,聊了一会儿,知道这是一个独自带着孩子来城里打工的单身母亲,租房住在附近的批发大市场,周围环境鱼龙混杂,确实比较害怕。
二.就是昨天,有一男一女两个公务员来我这里,说被骗了,能不能冻结对方账号。女的是属下,男的是领导,骗子冒充领导让下属打钱,下属就汇了5000元过去,结果是真领导带下属来报案了...
领导:我怎么会让你打钱呢,你多个心眼,问问王会计就不会被骗了嘛!
下属:我当时也没多想,而且那骗子声音和您也有点像...
被骗的女下属情绪稳定,趁领导移步时跟我分析社会大势,“主要是现在社会风气太差,如果没有这么多吃拿卡要,没有这么多背后塞红包,我也不会这么容易被骗,我哪里知道是不是领导不方便,要我临时帮个忙呢” 我点头赞同,心里也在默默补刀:要不是你心里在打小算盘,觉得这是领导给你的难得表现机会,或者害怕不接领导这个轮子领导以后给你穿小鞋,你哪里会求证都不求证下这么心急火燎的打钱过去呢。
骗子利用的,就是弱势群体的恐惧。 害怕生活被毁于一旦的单身母亲,被领导掌握着生杀大权的公职单位小职员,和女友开房费都付不起的屌丝大学生,退休金不足以支付大病医疗的老人家,都有软肋,却未必有铠甲。
如果你们认为这类骗子只是躲在房间里打打电话,发发短信,跟知乎上向女神约炮的男屌丝一样,那就错了哟。要懂得他人的恐惧,抓住他人的软肋,信息是第一关键!所以各类公众机构的用户信息外泄是多么可怕的事情。甚至有的骗子,身体力行,像抢劫犯盗窃犯一样踩点,上个月有个骗子直接骗到我们银行员工来了,冒充我们客户,直接称呼我们员工姓名,叫我们帮他包个红包。这招厉害呀,我们的员工真的担心得罪大客户,面临着灵与肉的挣扎。好在临门一脚前打电话问了我,被我一句“客户叫你卖屁股你也卖吗?”给拯救了回来。 事后综合多方面消息得出,这个骗子无非就是来银行网点转了转,拿了我们员工的名片,留意听了一下我们员工给客户打的电话,光这样就能编织出一个像模像样的骗局了。
最后,不要你认为短信“弱智”就不会有人上当受骗,那是因为你根本不是骗子的目标客户。回到案例2来,我查询了收款人流水,8月份就有3万元入账,至少有6个人被骗。怎么样,看起来也是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哦,有没有心动呢?
如何不被骗?遇到好事的时候,拍自己脑袋一下,"这么好的事凭什么落到我头上?!”遇到坏事的时候,拍别人脑袋一下,“这么悲催的怎么会发生到我头上?!”(自会有人骂醒你)